《天下第一樓》劇照
烤鴨師傅“是不亞于演奏巴赫樂曲的音樂家”——曾任職北京人藝的著名編劇何冀平在1985年看到一篇外國報道后,萌生了創(chuàng)作話劇《天下第一樓》的靈感;近日,香港話劇團演繹的《天下第一樓》為東藝“開年”。港味班底演繹京味話劇,感覺如何?
舞臺上懸掛著“福聚德”三個大字,大堂的熱鬧撲面而來,食客談笑風生,伙計穿梭自如……一個風風火火、熱熱鬧鬧的老字號烤鴨店生動地展現(xiàn)于觀眾面前。演出不僅有編劇何冀平坐鎮(zhèn),還有香港話劇團首席演員謝君豪參演,與司徒慧焯組成超強編、導、演陣容。開票當日,三場演出就幾近售罄。時常在上海導戲的香港導演司徒慧焯說:“我發(fā)現(xiàn)上海觀眾很享受觀劇的樂趣!”
早在1985年萌生創(chuàng)作靈感之后,何冀平就去全聚德體驗生活,隨手筆記還取名為《烤鴨隨感錄》。1988年,《天下第一樓》在北京人藝首演,成為劇院代表作。1991年,該劇巡演到香港,電影導演徐克看完后急于尋找兩樣“寶貝”,一是烤鴨;二是何冀平。找到何冀平后,誕生了兩部經(jīng)典港片——《新龍門客?!泛汀饵S飛鴻》。但是何冀平依然眷戀話劇舞臺,加盟香港話劇團后,她創(chuàng)作了《德齡與慈禧》《煙雨紅船》等大戲,《德齡與慈禧》這兩天也在上海大劇院上演……
《天下第一樓》從“福聚德”烤鴨店的興衰,折射出隨時代起伏的行業(yè)巨變以及在跌宕中人性的豐富。2022年香港話劇團宣布排演該劇就引發(fā)轟動,除了演繹時改為粵語,劇本并未做其他改動,但是在舞美上更注重氛圍營造,體現(xiàn)出歷史縱深感的舞臺細節(jié)滿滿,且凸顯了各個演區(qū),讓觀眾視角更聚焦于有戲的場景之中。
何冀平表示這一版本“化繁為簡”。而司徒慧焯因為舞美的“煥新”而表示:“看起來是另外一部戲了,例如劇中曾提到過的‘井’,會用燈光展現(xiàn)?!必S沛的舞美手段,在呈現(xiàn)上減少了裝飾性的元素,流麗而清雅,以“無形”來表達“存在”。故事的呈現(xiàn),并不需要看得見、摸得著的布景,而是演員“演”出來,然后通過表演延伸到對文本、歷史乃至于劇場美學的思考與深究……現(xiàn)代寫意的舞臺美術,扎實生活化的舞臺表演,意味深長引人深思的結尾設計,都是港話版的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