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湛江云媒賬號

采 秋

2024-10-18 16:44 來源:湛江晚報 作者:張金剛

秋來,喧鬧的便民小市場再度喧鬧起來,我明了,豐收的鄉(xiāng)野已再度慷慨地敞開了慷慨的懷抱,召喚人們?nèi)ゲ汕铩Zs緊挑了擔,扛上桿,拎起籃,拿著袋,心懷期盼與閑情,奔向自然,采秋去。

青紗帳已然枯黃,挺著碩大的玉米棒子,像一排排等待檢閱的士兵,威武霸氣,昭示著它們主糧的地位。帶著細刺的長葉“唰啦唰啦”劃著掰棒子人的手臉和胳膊,這又何妨,湊前咯吱它一下,剝開層層苞葉,玉米棒子便露出齊整的“金牙”,笑意盈盈了?!斑恰币宦暣囗?,單手還握不住,沉甸甸的;一根、兩根、無數(shù)根,一籃、兩籃、一滿車?;丶?,上房,整村人家的屋頂都金燦燦的,閃著光。心急的,迫不及待用新玉米碾面蒸餅子,碾糝熬粥或爆爆米花,那叫一個噴香??车沟慕斩挍]了脾氣,扎成捆兒堆在墻根,做了飼料,肥了牛羊。

高粱同樣高調(diào),火紅的穗子在風中高高搖擺,唱著歌,笑看腳下“低它數(shù)頭”的谷子、黍子、豆子、蕎麥、芝麻。別看此時似有高下之別,稍后便全被撂倒,捆了,在場院上暴曬到皮開肉綻。這還不算,高粱穗、谷穗、黍穗皆被放在粗礪的石頭上,受那揉搓之苦;干透的豆秸、蕎麥秸、芝麻秸鋪展開來,受那梿枷雨點般的鞭打之苦;直至顆顆脫落,粒粒翻滾,“吹糠見米”,顆粒歸倉。不管紅的、白的、黃的、綠的、黑的、花的,都被叫作了“雜糧”。搟面也好,蒸飯也好,煮粥也好,榨油也好,將秋日及尋常餐桌裝配得營養(yǎng)豐富、滋味十足。

高高掛在樹上的,蘋果、梨是北方的主角,桔柚是南方的主角。紅彤彤的蘋果、黃澄澄的梨子、橙黃的桔柚,圓滾滾、香噴噴,掩映在泛黃泛紅泛綠的葉片間,驕傲地在枝頭招搖,催綻了主人的笑臉。采摘者或蹬著梯子,或攀上樹枝,極力探身出去,伸長胳膊,小心翼翼摘下,放入籃中。早垂涎欲滴的,挑一個來吃:蘋果、梨嘎嘣脆,甘甜爽利,滿口爆汁;桔柚剝開皮,一瓣瓣果肉酸酸甜甜,回味無窮。秋冬春夏,再到秋,它們與葡萄、香蕉、火龍果等水果一道,陪伴在側(cè),滋潤甜蜜了無數(shù)個閑適的美好時刻。

大多果樹經(jīng)過“馴化”,溫順些;可部分果樹“野性十足”,甚至乖張,采收恐怕更要費些力氣。柿子掛得高,需高舉長桿,瞄準,夾住,一擰,方可摘下;摘多了,脖子、胳膊、腰腿哪兒都酸痛;即食,澀得舌牙似裹了紗布,漚幾天才甜。核桃、板栗需舉長桿重重敲打,雖說“嘩啦啦”下雨般落了滿地,可核桃裹著能把手染得黢黑的綠皮,剝了,還要砸硬殼,剝嫩皮,才能吃到白仁兒;板栗更可惡,穿了布滿尖刺的鎧甲,刺猬一般,小心去了刺皮,煮了炒了,再剝殼,才能吃到那一口香甜?;ń凡粌H麻,還有針刺護體;酸棗不僅有刺,還有刺毛蟲護駕;白果不僅皮臭,還有毒素……也正如此,才領(lǐng)略了自然之生趣,物種之奇妙。

罷園的蔬菜沒了鮮靈勁兒,垂頭耷腦的,靜待主人發(fā)落。黃瓜不再注重形象,顏值直線下降,小小的或彎彎的或鼓起包。全部摘下,拾掇拾掇,剁巴剁巴,腌成咸菜。西紅柿葉子萎蔫,藤蔓干瘦,紅的、黃的、綠的大小不一的西紅柿孤零零暴露出來。統(tǒng)統(tǒng)摘了,或冷凍起來慢慢吃;或煮熟,打泥,做成西紅柿醬。韭菜老了,挺起綠莛開出簇簇白花。割些韭菜葉,采些韭菜花,做成腌韭菜、腌韭菜花。辣椒棵枯了,亮出紅艷、辛辣、可愛的“小鐮刀”。無辣不歡的,摘來曬干或做辣椒醬;避之不及的,只當是個小景致。豆角蔓沒了攀爬的力氣,停在那里,枯槁、細硬,只留鼓脹飽滿的豆莢在風中搖擺。采回,剝豆,曬干,用來煮粥或包粽子極好。

其實,它們并非成了棄兒,只是換種方式存在,更待以“佐餐佳品”的身份被召回,再上餐桌。最重要的是,它們高風亮節(jié)地黯然退場,更為白菜、蘿卜綠油油、鮮嫩嫩在原地閃亮登場。立秋種白菜;處暑種蘿卜;霜降綁白菜,收蘿卜;立冬收白菜。整個秋天,跟著節(jié)令走,種收最相宜。不過,也可隨時拔來,或燉或炒或涮或涼拌,嘗個鮮兒。印象中,大白菜、白蘿卜、胡蘿卜、水蘿卜都很實誠,很給面兒,只要種了,時令一到,都會大豐收。鋤了拔了,有兩個去向:入缸,與姜、蒜、鹽、糖、花椒等佐料一起,交予時間,腌制發(fā)酵成酸爽脆生的泡菜;入窖,儲藏起來,在寒風凜冽、大雪紛飛的嚴冬,涮燉一鍋,撐起無數(shù)家庭熱氣騰騰的煙火日子。

與蘿卜同樣藏于地下的,數(shù)花生子孫繁盛。土里生長,拔出時自然沾了一身泥沙,其貌不揚,有時還丟落一兩個兄弟在坑里,翻撿一番,也難?!耙粋€都不能落下”。給幾筐泥猴兒眾兄弟洗完澡,個個兒變身白棱棱的帥小伙兒。有單粒的、雙粒的,還有三粒、四粒的。加鹽、花椒、大料煮食,滿是秋天的味道。紅薯的子孫不多,但一嘟嚕一嘟嚕,個個兒身形敦實魁梧,擔起兩筐,壓得肩膀生疼。這不算啥,一擔擔挑回的是紅薯,更是豐收的喜悅,放置地窖,窖藏一冬甜蜜。洋姜生命力最頑強,去年刨挖殘余地下的根,今年又滋生出大片??车舳?,刨出一堆洋姜,洗凈,是腌菜的上乘食材。還有山藥、生姜、芋頭、荸薺……這些不事張揚的“隱者”,在土里悄然生長,秋來奉上驚喜連連的人間風味。

地邊,有意種的或野生的幾蓬南瓜,已難被干枯的藤蔓和葉片掩住。大的小的、圓的長的、黃的青的,骨碌碌爬了滿地;有的甚至上了樹,幾乎要拽斷瓜藤,被主人掛了木板托住。南瓜的確是好物,蒸食,熬粥,燉菜,或做南瓜餅,甜絲絲且有股特有的清香;也可切成塊兒或條兒,曬干,保存很久。絲瓜摘來清炒或做湯,細膩鮮香;老絲瓜取瓤,刷碗刷鍋,也是不錯。葫蘆切開做瓢的少了,倒是用來烙畫、刻畫的多了,將各種吉祥圖案、文字留于其上,成了藝術(shù)品,賦予了葫蘆娃“第二春”。

水中,亭亭荷花凋零,在高挑的花稈頂端,生出一枚倒圓錐的碗狀蓮蓬,顆顆蓮子圈圈凸起,似睜開的天眼,初瞧有些嚇人,細瞅煞是可愛。剪下蓮蓬,掰開,摳出蓮子,曬干;蓮房煮茶,蓮子熬湯,蓮芯泡水,皆為滋補上品。深埋淤泥中的蓮藕,挖出,切開,露出花朵般漂亮的七孔、九孔,煲湯或涼拌,清熱益血,健脾開胃。池塘里,還有枯黃的蘆葦在風中“沙沙”作響,可鮮有人再砍來編成蘆席;還有狹長泛黃的菖蒲葉間,挺著棒槌狀的蒲棒,也再沒人采來點燃驅(qū)蚊或裝入枕頭……它們只是完成自然生長,在晚秋搖蕩成一幅凄美的油畫,無人問津,卻又傲然孑立。

波斯菊、百日草、蝴蝶花、馬鞭草、黃秋英、野菊花、野牽牛……紅、橙、粉、黃、白、藍、紫……色彩繽紛,繁盛怒放,好一片秋日花海!徜徉其中,如身披霓裳,體生幽香,如花般輕盈窈窕,搖曳生姿。采些花兒,插于發(fā)間;或編成花環(huán),戴在頭上,宛如夢中花仙子,往來飄忽。愛花之人,自是愛生活之人。隨心采一束花,配以蓮蓬、蘆花、蒲葉、蒲棒、狗尾草、狼尾草,插入瓶中,作為案頭清供,詩意雅致,意趣盎然;隨心采些花瓣、花葉,與楓葉、銀杏葉、黃櫨葉一起,夾在書頁中,將花海、樹林及花香、葉香永久珍藏;隨心采些花籽,紫茉莉黑色地雷花籽、鳳仙花爆裂彈出的褐色花籽、決明子長莢內(nèi)的四棱形花籽、波斯菊針形花籽、雞冠花柄部摳下的油黑米粒花籽……包在紙包里,“唰啦啦”悅耳動聽,蘊藏起一個綻放的夢。

秋天的田野是自然萬物的秀場,更是人們愉悅收獲、恣意釋放的天堂?!安汕铩?,在清秋里,任性地做出掰、摘、敲、打、剝、挖、刨、鋤、砍、割、折、采等各種動作去采擷;拿起相機、畫筆、聲音采集器,或僅帶著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和美麗心情,極具文藝范兒地去采風,采一切可采之物、之景、之聲,感恩自然、大地的饋贈,感恩勞動人民的給予,讓豐富多彩的秋天裝點我們豐富多彩的生活。

編輯:何海清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fā)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湛圖片

  • 廉江吉水:深化產(chǎn)才融合 賦能鄉(xiāng)村振興
  • 匯聚力量點亮鄉(xiāng)村教育之光
  • “一畝三分地”榮登中國大地藝術(shù)榜 沉浸式體驗農(nóng)耕樂趣
  • 百姓宣講走進廉江安鋪
  • 雷州籍“南拳王”梅耀聰參加香港國際武術(shù)大賽 勇奪雙金閃耀世界“武”臺
  • 廣湛高鐵湛江灣海底隧道進入無砟軌道施工工序
    熱點新聞排行
  • 月點擊
  • 周點擊
  • 日點擊
  •   
數(shù)字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