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的月亮像一個明晃晃的大月餅懸掛在半空中,溫柔的月光籠罩著這座城市的每一個角落。樓下的小朋友開心地提著燈籠在玩耍。這些燈籠形態(tài)各異,有的是靈動可愛的小兔子,有的是傳統(tǒng)的圓形燈籠,還有的是會放音樂的雕花燈籠,熱鬧極了。
媽媽問我要不要也去買一個特別的燈籠,我搖了搖頭,今年我要動手做一個自己的專屬燈籠!
俗話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先準(zhǔn)備好以下材料:一個寬膠帶、數(shù)根牙簽、流蘇以及裝飾貼紙。首先,我剪出大約30cm長的膠帶平鋪在桌面,用牙簽在膠帶上排列成四個相連且大小一致的正方形框架,然后在正方形中間放些可愛的小貼紙裝飾一下,再剪出30cm的膠帶貼在上面固定好,一個正方形大小的燈籠主體便做好了。最后我再用牙簽按照剛才的方法做兩個單獨的正方形,封住燈籠的頂端和底部。接下來就是燈籠的“裝修”了,在底部放上一根燈串,點綴上小流蘇,一個簡單又好看的燈籠就完成了。
我把這個小燈籠掛在陽臺最顯眼的位置,打開燈串,一閃一閃的小燈籠迎著微風(fēng)搖頭晃腦,似乎在和天上的月亮姐姐遙相呼應(yīng)。我們一家人一起欣賞著天上大大的“月餅”,嘴里吃著甜甜的月餅,聊著各種趣事。
這個中秋節(jié),不僅有香甜的月餅,還有漂亮的燈籠,更有那份溫暖又圓滿的獨特記憶。
點評:小作者按照一定的順序,將制作燈籠的過程寫得清楚明白;文章語言通順流暢,內(nèi)容具體而又詳略得當(dāng),結(jié)尾充滿詩意,耐人尋味。
指導(dǎo)老師:李少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