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湛江云媒賬號

也學黛玉 “雜”讀書

2024-08-06 11:21 來源:湛江日報 作者:易玲

一部《紅樓夢》宛如一個大千世界,包羅萬象。別的不論,單說書中有一些關于讀書的描寫或議論,也能帶給我們讀書方向、治學方法的啟示,那就是:我們讀書既要讀“正經書”,也要讀“雜書”,以“正經書”塑筋骨,以“雜書”養(yǎng)性情,這樣才能成為一個人格完整、靈魂豐滿的人。

寶玉愛讀“雜書”,不愛看四書五經。放到現在來說,就是他愛看閑書,不愛看教科書、考試相關的書。住進大觀園后,他偶爾靜中生煩惱,貼身小廝茗煙最懂他,便去書坊內買了許多古今小說、美人外傳和傳奇角本,引寶玉看。寶玉果然開心,如得了珍寶,無人時偷偷密看,對四書五經他可從沒這么用心過。那年三月,他和黛玉在沁芳閘橋邊桃花底下石上坐著共讀《會真記》(《西廂記》)的情景,是《紅樓夢》的“名場面”之一。因為寶玉讀書如此“偏食”,所以他成了其父賈政眼里略有“偏才”、不知長進的不肖子。若要正經考較詩詞,他根本比不上黛玉、寶釵、湘云等一眾女孩子,不管是大觀園每次結社賽詩,還是元春省親命眾姊妹題匾題詩,他的表現都是被眾女孩“秒殺”。

寶釵原先“也是個淘氣的”,七八歲時也“怕看正經書”,而喜歡偷看詩詞、西廂、琵琶以及元人百種等。第四十回,黛玉在劉姥姥二進榮國府之時,行酒令中隨口吟了《牡丹亭》中一句“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眾女孩都沒有在意,因為沒讀過所以聯(lián)想不到,寶釵卻秒懂,可知她定然讀過。第四十二回,寶釵特地登門教導黛玉:“既認得了字,不過揀那正經的看也罷了,最怕見了些雜書,移了性情,就不可救了?!彼谥兴^的會移人性情的“雜書”,便是她小時候讀過后來丟開的那些。因為越來越注重仕途經濟、人情世故,所以寶釵修成了“停機德”,穩(wěn)重端方有余,但比起有“詠絮才”的林黛玉,就顯得超逸靈氣不足了。

不同于寶玉、寶釵,以才著稱的黛玉看書就“正”“雜”兼顧,不偏不倚。她的探花郎父親林如海十分開明,從小教她讀書識字,五歲時就給她請了進士出身的賈雨村當家庭教師傳授四書。林如海去世后,黛玉二進賈府,“又帶了許多書籍來”,自然,這是繼承的林如海的藏書。林如海祖上便是書宦之家,他本人又以科舉出身,他的藏書,必然經、史、子、集無所不備。劉姥姥游大觀園來到黛玉的瀟湘館,發(fā)現“窗下案上設著筆硯,又見書架上壘著滿滿的書”,笑著感嘆:“這那里像個小姐的繡房,竟比那上等的書房還好呢。”

第四十八回黛玉指導香菱學作詩是她讀詩趣味和詩詞功底的集中體現。黛玉告訴香菱若真心要學詩,需先細心揣摩《王摩詰全集》的五言律至透熟,再讀老杜的七言律,次再李青蓮的七言絕句,再看陶淵明、應玚、謝、阮、庾、鮑等人的作品。從這番言論可知,這么多時代不同、風格各異的詩人,她都了然于胸,能欣賞能品評,有甄別有見地,且她不限定只讀哪一人作品、只學哪一種風格,而是轉益多師,兼收并蓄,融會貫通。

四書五經之外,詩詞樂府之外,黛玉還會品咂戲文、鉆研琴譜等“雜書”。在梨香院外偶然隔墻聽到《牡丹亭》詞曲,她心痛神癡,邊落淚邊點頭自嘆:“原來戲上也有好文章。”

高規(guī)格的啟蒙奠定了黛玉讀書的基底,開明的家風放飛了她靈動的個性,自由的閱讀塑造了她潔凈的人格。寄居賈府后,在瀟湘館的竹林幽窗下,她以讀書寫詩寄情遣興,闡述心靈。她讀書既涉獵博雜又鉆研精深,她不像寶玉那樣放任自流,也不像寶釵那樣自我設限,她讀書跟她做人一樣,一切出于性情,歸于性情,因而她的才華比寶玉不止高一籌,性情也比寶釵更坦率純真。

由《紅樓夢》可知,讀書宜“雜食”,不“偏食”,“正經書”我們要看,以助我們立身存世;“雜書”我們也要看,以助我們葆有自我?!半s食”讀書,才能營養(yǎng)均衡、身心健康,才能幫助我們既開闊視野,提高學識,又陶冶性情,升華人格。

編輯:徐衛(wèi)民
值班主任:羅穎露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fā)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湛圖片

  • 暑期游泳培訓氛圍濃
  • 青春與鄉(xiāng)村振興“雙向奔赴”  大學生田間地頭“揭榜領題”
  • 發(fā)揮“兩個作用” 推動“美麗庭院”建設
  • 女單10米臺半決賽,全紅嬋以第一的成績晉級決賽
  • 湛徐高速烏石支線建設如火如荼
  • 坡頭區(qū)全面深化數據要素改革
    熱點新聞排行
  • 月點擊
  • 周點擊
  • 日點擊
  •   
數字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