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爆火出圈的河南開封萬歲山武俠城景區(qū)的《王婆說媒》節(jié)目上,出現(xiàn)了“狗血”的一幕——
3月30日,劉某在臺上與一四川女孩相親時表示,自己愿意辭掉現(xiàn)在鄭州的工作去四川,隨后雙方互留了微信,乍一看誠意滿滿。但視頻走紅后,轉折來了:劉某妻子薛某持證現(xiàn)身網(wǎng)絡平臺,稱自己正在日本留學,為了給男方一個保障,出國前兩人就偷偷把結婚證領了。31日,劉某承認已婚,稱上臺“當個顯眼包”是為了讓妻子“盡快回來,她有點不太情愿”,此事“王婆”并不知情,也沒有劇本策劃,向“王婆”和四川女孩道歉。同時表示,四月妻子回國之后,他會和妻子合拍一個視頻,向大家再次道歉。不過,媒體了解到,薛某將回國處理離婚。
顯然多數(shù)網(wǎng)友不認為薛某有什么必要向公眾道歉,反倒是劉某為了一己之私,“演”了四川女孩一道,給《王婆說媒》制造了負面話題,還傷了新婚妻子,最后讓自己的婚姻搖搖欲墜,確應好好反思。
更值得深思的是,類似具有欺騙性質(zhì)的事件,是偶然還是必然?對《王婆說媒》,該抱有怎樣的期待?
“人人都說單身好,個個都往開封跑”,網(wǎng)友眼中,《王婆說媒》是“接地氣版的《非誠勿擾》”。尤其在最近多家婚戀平臺被曝光紅娘把客戶當獵物的背景下,無論是《王婆說媒》因“真誠”“真實”被夸贊,還是浙江政務APP“浙里辦”因相親功能走紅,抑或是多地網(wǎng)友呼吁官方設置相親角,安徽銅陵等地回應將完善基礎設施,為適齡青年相親交友創(chuàng)造良好的外部環(huán)境,都承載了年輕人對靠譜交友渠道的渴求。真誠、靠譜,成為關鍵詞。
在筆者看來,傳統(tǒng)的相親角、婚戀平臺、婚姻介紹所等交友渠道的一大特點在于,以理性化的邏輯對待婚戀。表現(xiàn)在相親者起初并不見面,而是以收入、房產(chǎn)、戶籍、學歷、身高等“硬件”為基本門檻,雙方看得過去才約見,而性格愛好等不可量化的“軟件”,由于不可觀、不可感顯得非?!疤摗???烧伊硪话氩皇敲嬖?,不是找一個條件不錯的“同事”或“合作伙伴”,“軟件”也是至關重要的一部分,甚至是生活的情趣所在。
《王婆說媒》的珍貴之處在于,線下活動中,一個個鮮活的人就在眼前,直接直白地表達自己理想中的另一半,相比于對著一張張A4紙想象,許多人一眼就能知道對對方有沒有“感覺”,感性選擇被喚起。抱有交友目的的人匯聚一堂,臺上是相親舞臺,臺下也是。
也要看到,相親平臺、“月老銷冠”,并不是《王婆說媒》、“王婆”的“本色”?!巴跗拧卑缪菡呲w梅說,自己“不是媒婆”,而是“演員王婆”。作為景區(qū)內(nèi)的一個節(jié)目,《王婆說媒》的本質(zhì)功能是表演、是和游客互動、是充當“氛圍組”活絡景區(qū)氣氛,給游客牽紅線只是互動手段,其本身就具有表演屬性。游客誰想上臺就上臺,怎么介紹自己也是隨自己心意,真真假假夾雜在一起,豈能都當真?
針對已婚男相親事件,景區(qū)回應稱,“王婆”不是火眼金睛,無法判斷誰已婚,“王婆”在直播中表示,很多人是抱著真心來交友,但也有人弄著劇本來的,在臺上她也很難識別出來,“防不勝防”,無不告訴我們,在肯定《王婆說媒》幫助游客解決交友難題等優(yōu)點的同時,也要正視其局限性。
簡言之,已婚男相親其實是很難完全避免的,不對《王婆說媒》抱有過度理想化、不切實際的期待即可。就像景區(qū)多次強調(diào)的,“游客雙方在接受初步的引薦后,一定要擦亮眼睛,謹慎交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