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廣東省文明辦發(fā)出2024年第一季度“廣東好人”候選人公示。其中,坡頭區(qū)司法局龍頭司法所所長王偉祥、廉江市車板鎮(zhèn)仁愛養(yǎng)老院院長葉小玲入選敬業(yè)奉獻好人候選人公示名單。(據(jù)4月8日《湛江晚報》)
當下,“好人精神”是湛江的一張金名片。2024年第一季度“廣東好人”候選人公示,湛江又有兩人榜上有名,令人鼓舞和振奮。目前,崇德向善、助人為樂的風尚,已潛移默化地融入湛江市民的日常生活中、舉手投足間,一批又一批的普通市民傳遞著平凡善舉。
毋庸置疑,“好人精神”承載了一種善的傳播。如果每個人都把傳統(tǒng)美德融入自己的日常生活中,那些“冷漠社會”的言辭也就沒有了立足之地,會有越來越多的人自覺加入為善隊伍,敬業(yè)奉獻、助人為樂、與人為善、孝親敬老、信守承諾等就成為一種普遍存在的責任感和價值觀。正如近年來,我市道德模范、身邊好人、優(yōu)秀志愿者等道德典型不斷涌現(xiàn),他們當中有老人、有年輕人,有退休教師、有下崗工人,雖然身份各異,卻都有一顆向上向善的心。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好人就是我們身邊最有說服力的榜樣,是看得見、摸得著的文明“燈塔”、道德“光源”。同樣,宣傳表彰好人是一項積極傳播真善美,傳遞正能量,帶動更多身邊人向上向善的工作;是一次傳播時代精神,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活動。近年來,我市發(fā)掘、評選“湛江好人”,就是為了激勵更多人向上向善,凝聚溫暖的力量。一個個好人,都是普通人;一件件好事,都是身邊事。好人源于群眾、來自基層,正是他們的善行義舉,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12個主題詞顯得有血有肉、可感可觸。
德不厭小,善不拒微。時代的進步需要健康向上的道德風尚來引領,社會的發(fā)展需要道德楷模的力量來推動。各地各部門要以道德模范、身邊好人評選表彰活動為契機,以深化各類群眾性精神文明創(chuàng)建活動為載體,深入推進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進一步強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讓“好人好報、德者有得”理念蔚然成風,讓湛江大地處處充滿正能量。
以道德模范、身邊好人為榜樣,我們要身體力行地幫助他人,愛崗敬業(yè),誠信友善,勇于奉獻,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讓凡人善舉成為社會主流,讓“好人之風”吹遍湛江每一個角落,讓城市更文明、生活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