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湛江媒體報道,目前,市區(qū)寸金橋公園、南國熱帶花園和中澳友誼花園等面積大或人流量高的15個公園,均配置了母嬰室。
2023年8月1日至7日是第32個世界母乳喂養(yǎng)周,活動主題為“助力職場家庭促進母乳喂養(yǎng)”,旨在引導全社會關注職場哺乳期婦女,改善母乳喂養(yǎng)支持環(huán)境,助力職場哺乳期婦女更好實現(xiàn)母乳喂養(yǎng)。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辦公廳日前印發(fā)關于開展2023年世界母乳喂養(yǎng)周活動的通知,提出大力推進醫(yī)療機構、商場、車站、機場、景區(qū)等公共場所以及女職工較多的用人單位、托育機構加強母嬰設施建設,提高母嬰設施配置率。
湛江相關情況如何?日前有湛江媒體報道了市區(qū)15個熱門公園已配置母嬰室,去年,我市醫(yī)療機構配置的母嬰設施建設也新增66家。通過實地排查,我市絕大部分母嬰設施都能按照配套布局要求和管理規(guī)范設置,在日常管理中有制定清潔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等,基本達到衛(wèi)生、干凈的基本要求。
公園配置母嬰室,彰顯的是社會文明。如今有相當一部分的年輕媽媽,選擇了逃避和拒絕母乳喂養(yǎng)。究其原因,除了愛美之心使然、就業(yè)壓力所趨之外,也與哺乳環(huán)境不佳、公共場所缺少母嬰私密空間等不利因素有關。因此,在公園、車站、商場等公共場所設置母嬰室,體現(xiàn)的不僅是對婦女兒童的尊重和關愛,更是公共服務理念人性化的彰顯,是城市文明的一個重要標志。
但另一方面,從國內一些地方實踐來看,盡管公共場所設置了母嬰室,但卻沒有物盡其用。不少母嬰室被當作雜物間、抽煙室。有的商場、公園內的母嬰室十分“雞肋”——導航標志不清,有熱水機卻不通電,采用高智能聲控燈導致媽媽們一邊喂奶一邊跺腳,不少母親抱怨母嬰室挨著廁所、氣味難聞……這反映出,母嬰室的建設不能僅追求數(shù)量,也應努力做到易找、好用,否則母嬰室不能滿足媽媽們的使用需求,形同虛設,久而久之就會造成“沒人用、不需要”的假象。尤其是商場、公園等公共場所往往占地面積較大,但母嬰室在場所地圖上只是一個小小標志,媽媽們很難找得到。有條件的商場、公園等應盡可能制作和發(fā)布母嬰室的手機地圖,讓媽媽們可以更方便快捷地找到母嬰室。
另外,我們還應加強母嬰室的科普宣傳,提升各類母嬰設施的使用率和服務可及性。比如,引導大眾對母乳喂養(yǎng)給予更多理解和包容,讓大家知道母嬰室是不能作為換衣間、抽煙室使用的。用人單位也應給寶媽安排哺乳時間,建立備奶場所和保存母乳的設備。各方合力,方能在家庭、公共場合、工作場合等不同環(huán)境中,真正營造出理解、包容、關愛母嬰權益的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