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員驚艷亮相。
稚氣童真的臉蛋上涂著鮮艷的粉彩,光潔的額頭上齊齊地貼著額發(fā)片子,小小的腦袋戴上盔頭,再換上絢麗的戲服——化妝完畢,“小戲苗”們忍不住當場亮嗓子,舞兩下!
京劇這門古老的藝術在這群稚嫩活潑的孩童身上迸發(fā)新的活力。孩子們在霞山觀海長廊的大草坪上盡情展示。
京劇小學員驚艷亮相。
巾幗不讓須眉。
“這就是我們的‘小戲苗’!”薇薇老師看著正在練習的孩子們,自豪地說。據(jù)介紹,2020年12月她嘗試將京劇引進課堂,先從京歌入手?!熬└枋羌由狭司﹦∫魳吩氐母枨?。它是對京劇的傳承創(chuàng)新發(fā)展,也是對現(xiàn)代歌曲的充實與豐富。京歌教學一推出便受到了小朋友們和家長們的喜愛!”周周老師說,“小朋友們每天都堅持打卡練習,十分有毅力!”孩子們的努力有了成果。其中,王昕蕊在參加2019年中國好童聲全國總決賽中,憑借《說唱臉譜》獲得了金獎。
造型吸睛。
舞姿曼妙。
“通過學習京歌,我了解了許多關于傳統(tǒng)文化京劇的知識。京劇,有‘國劇’之稱,其唱腔屬板式變化體,以二簧、西皮為主要聲腔?,F(xiàn)在京劇的角色主要分為生、旦、凈、丑四種。各行當都有一套表演程式,唱念做打的技藝各具特色。京劇以歷史故事為主要演出內容,傳統(tǒng)劇目約有1300個,常演的有三四百個……”今年讀五年級的宋思霏如數(shù)家珍。
仙氣飄飄。
扮相清雅。
“我喜歡這種扮相,穿上戲服,特別美!我也愛了解每首曲目背后的故事,從中能學到很多歷史知識!”今年讀三年級的鐘昕栩小朋友說完,現(xiàn)場還來了段《梨花頌》。
“戲曲特別有韻味!我之前學了一段關于頤和園的京歌。后來和爸爸媽媽到頤和園旅游,京歌與實景結合,感受很深!”二年級的李佳期說。
“學京歌、穿戲服、唱京歌,讓孩子們在接受傳統(tǒng)戲曲文化熏陶時有參與感。孩子們融入其中,更能體會到曲藝的魅力。孩子們的喜愛,會讓古老的藝術發(fā)出新芽?!奔议L朱女士說。
陽光下,戲曲從孩子們的嗓子中流出,韻味悠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