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農(nóng)歷正月二十七,在雷州松竹鎮(zhèn)仙排村,人們從凌晨四時就開始儺舞表演活動,一直要持續(xù)到當(dāng)天晚上十一時左右。
這天,每家每戶的庭院都成為儺舞表演的舞臺。參加表演的五個儺師,分別位于庭院的東南西北中五個方位,戴著青、赤、白、黑、黃五種面具,民間稱為“五將”,分別代表五行中的木火金水土。另外,還有二人分別扮演儺公、儺婆,抱著小孩,意為“送子送孫,添福添財”。 儺舞隊所到之家,門庭若市,鑼鼓轟鳴,鞭炮齊響,熱鬧非凡。只見五名儺師臉戴神秘的面具,身著彩衣,合著鼓點走街串巷,霍然起舞。五彩的服飾,野性的舞姿,充滿了遠(yuǎn)古莽荒時代的神秘氣息,吸引了眾多當(dāng)?shù)孛癖姾蛿z影愛好者前來觀賞。
雷州儺舞,是古代雷州半島人民敬天崇雷而形成的一種獨特舞蹈形式;源于上古氏族社會中的圖騰信仰,為原始文化信仰的基因,是廣泛流傳于雷州半島的一種祭雷游神、驅(qū)鬼逐疫的民間舞蹈。是集武術(shù)、舞蹈、音樂、美學(xué)、雕刻于一體,獨具特色的民間傳統(tǒng)藝術(shù),素有“舞蹈活化石”之稱。2008年,湛江儺舞入選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