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湛江云媒賬號

雷州灣上的“追鳥人”

五小時丈量十公里 與候鳥共赴濕地之約

2022-11-24 16:06 來源:湛江晚報 作者:文/記者 吳文靜 劉金鳳 圖/記者 郎樹臣 通訊員 程立

編者按

建設“紅樹林之城”是湛江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tài)文明思想的具體行動。為打響“紅樹林之城”特色品牌,今起本報推出專欄《走進紅樹林》,聚焦我市積極推進綠色、低碳、高質量發(fā)展的生動實踐和經驗成效,多角度、多層次講好紅樹林故事、提煉紅樹林精神、傳播紅樹林文化,形成人人關注、人人支持、人人參與建設“紅樹林之城”的濃厚氛圍,讓“湛江紅樹林”成為廣東生態(tài)文明建設的新名片。

白鷺在灘涂上悠閑踱步。

發(fā)現:“神話之鳥”中華鳳頭燕鷗再現身

近年來,飛抵廣東越冬的候鳥種群數量不斷增加,11月,廣東迎來候鳥遷徙高峰。作為國際候鳥遷徙的重要通道,湛江紅樹林也“熱鬧”了起來,勺嘴鷸、黑嘴鷗、黑腹濱鷸等珍稀鳥類紛紛到訪。

中華鳳頭燕鷗展翅。

11月18日—19日,湛江市愛鳥協(xié)會志愿者在雷州灣開展鳥類調查。其中,被譽為“神話之鳥”的中華鳳頭燕鷗再次出現,距離2018年的首次記錄相隔了4年。23日,經仔細核實后,湛江市愛鳥協(xié)會水鳥調查員整理錄入當月的調查數據,隨后,他們將會根據這些數據進行分析研究形成科研報告,詳細地記錄下湛江紅樹林的候鳥種群數據以及從湛江過境的候鳥活動情況。

“追鳥人”在雷州灣開展鳥類調查工作。


據了解,中華鳳頭燕鷗是鸻形目鷗科鳳頭燕鷗屬的鳥類,是世界上最瀕危的鳥種之一、鷗科鳥類中最稀少的一種,全球數量不超過100只,在世界鳥類紅色名錄上被列為極危物種,被列為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中華鳳頭燕鷗是中等體型的鳳頭燕鷗,與大、小鳳頭燕鷗的區(qū)別在黃色的嘴,其端部三分之一為黑色。

中華鳳頭燕鷗主要棲息于海岸島嶼,迄今所知僅分布于中國東部沿海,自1863年被命名以來,到2000年為止一共只有5個確切的觀察記錄,所以,關于它的食性、習性、繁殖等情況,目前尚所知甚少。

體驗

那么,在成千上萬候鳥群中,像中華鳳頭燕鷗這些珍稀鳥類是如何被發(fā)現和記錄下來的呢?為了獲得這些珍貴的數據資料,于是就有了“追鳥人”——水鳥調查員。

南渡河畔海岸線綿長,有大面積的紅樹林和廣闊的灘涂,讓雷州灣成為了“候鳥天堂”。此次鳥類調查,由湛江市愛鳥協(xié)會4名調查員和9名志愿者組成的調查隊伍,兵分四路,在雷州灣灘涂上開展鳥類調查工作。記者作為志愿者參與其中,實地體驗。

黑嘴鷗也在雷州灣棲息。

樂:在風景中尋找精靈

19日上午11時許,雷州灣的潮水剛剛退去,濕潤的灘涂如一面明鏡,倒映著藍天。背包、單筒望遠鏡、手持望遠鏡、相機,調查員小麥帶齊了調查裝備,領著記者走進灘涂,尋找當天的重點調查對象——“小勺子”勺嘴鷸。

“你們看!在那群白鷺前面就有一只小勺子!”在灘涂上尋尋覓覓,時而停下用望遠鏡搜索遠處,大概半個小時后,小麥發(fā)現了勺嘴鷸的蹤影。通過望遠鏡的視野,看到在灘涂的邊緣,一只勺嘴鷸正在歡快地來回奔走覓食。

趁著勺嘴鷸沉醉在“美食”當中,小麥悄悄地靠近,并示意大家保持安靜。小麥告訴記者,鳥類調查是一個“孤獨”的過程,為了不嚇著鳥兒,大家都會盡量保持沉默,并最大程度地降低動作幅度。

“今天我們運氣還是比較好的,在這片灘涂上看到了很多珍稀的候鳥,黑嘴鷗、黑腹濱鷸等等都是國家重點保護的鳥類?!背晒τ涗浀缴鬃禚柕萨B兒的畫面后,小麥和記者一行沿著當天既定的調查線路繼續(xù)前行。

“你們是怎么做到一眼就認出候鳥種類的?又怎么數得清候鳥的數量呢?”據小麥介紹,在每一次的外出調查前,調查員們都會提前做足功課,認識各種候鳥,特別是重點監(jiān)測的鳥類外觀特點。在計算方面,一般會使用計數器,對于種群規(guī)模較大的鳥類就會使用“面積估算法”,將鳥群分成一個個小網格估算數量,估算多次后再取平均值。

一路上,小麥興奮地向記者介紹灘涂上所見到的候鳥,并科普了不少關于候鳥的知識。優(yōu)美的風景和調查員耐心的科普,讓記者仿佛上了一堂生動的生物科學課。

一只呆萌的勺嘴鷸。

苦:在艱辛中守護候鳥

水鳥調查工作并不是想象中的那樣輕松簡單。

在泥濘的灘涂上持續(xù)行走了3個多小時后,記者感覺到腳步沉重了起來。越往灘涂的深處走,腳下的泥層也越來越厚,在這樣的灘涂上行走,可謂是“舉步維艱”。

“哎呀,我的腿拔不出來了,一直往下陷!”行進過程中,一名志愿者膝蓋以下的腿部陷入泥中,無法掙脫,同行伙伴合力才將她從淤泥中“拔”了出來。

“濕地系統(tǒng)環(huán)境復雜,也暗藏著危險,所以進行鳥類調查,必須要有熟悉環(huán)境的人帶領?!毙←溄榻B道。進行野外調查前,除了要了解鳥類的外觀特點,還要了解當天的潮汐時間,做好時間安排,在漲潮前完成調查,也可以避免潮水帶來危險。

調查員架起了望遠鏡,定睛觀察著鳥類。

作為水鳥調查員,不僅要了解各種鳥類的生活習性,還要能夠熟練使用攝影器材、望遠鏡等觀察設備以及精準的判斷力,靈敏地“嗅”到重點監(jiān)測的鳥類會在哪里出現;并且還需要掌握一定的生物、地理知識以及收集分析數據的能力,這些都是必備的基礎技能。

此外,長時間的戶外工作還要求水鳥調查員具有過人的體力。在每次的調查過程中,他們都需要背負著數十斤重的設備在泥濘中徒步行走幾個小時,眼觀六路耳聽八方,搜尋重點監(jiān)測鳥類的蹤跡,并做好數量記錄和拍攝工作。

今年25歲的小麥,大學所學專業(yè)與候鳥幾乎毫不相關,憑著興趣和熱愛,成為了一名鳥類工作者,并在不斷的學習和經驗積累中,逐漸成長為一名資深水鳥調查員。調查隊伍中的小周目前在機場工作,因為喜歡鳥類,選擇加入水鳥調查員的隊伍,成為了一名志愿者?!白鲎约合矚g的事情,自然就不會覺得累了?!闭劦剿B調查工作的難處,小周一邊在泥濘中快速行走,一邊說道。

“追鳥人”在雷州灣開展鳥類調查工作。

“看!這里還有兩只勺嘴鷸!”在即將離開灘涂前,小麥又發(fā)現了兩只“小勺子”,于是趕緊架起設備,端起相機,慢慢地靠近兩只勺嘴鷸,記錄下珍貴的畫面。

“今天收獲不錯!看到了23只勺嘴鷸,還拍到了神話之鳥——中華鳳頭燕鷗!”

“我們這邊只看到3只勺嘴鷸,但是看到了不少黑腹濱鷸!”

下午3點半,背著高倍望遠鏡等設備,在漫無邊際的灘涂上步行了5小時、10公里以后,分布在灘涂南北的調查隊員們終于在海岸上會合,歡欣雀躍地分享著彼此的調查成果。

編輯:張雅婷
值班主任:莫松萌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fā)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湛圖片

  • 深中通道背后的“湛鋼力量”
  • 雷州工業(yè)“組合拳”真勁!
  • 徐聞海上風電300兆瓦增容項目樁基礎施工全部完成
  • 麻章區(qū)舉辦“我心目中的紅樹林”青少年繪畫作品展覽
  • 廣前研學基地正式開園 湛江日報社大型軍旅夏令營火熱招募
  • 震撼!超級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車
    熱點新聞排行
  • 月點擊
  • 周點擊
  • 日點擊
  •   
數字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