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記者從駐湛高校了解到:新學期臨近,學年初始總是校園最熱鬧也最具活力的時段,但同時也是各式各樣的詐騙事件的高發(fā)期。廣東海洋大學學生會近日發(fā)布大學生防騙指南,提醒廣大學子尤其是懵懂的“小萌新”們要謹慎防騙莫上當。
防范短信、網絡詐騙
“校園網絡繳費?繳付學雜費?”見到帶著這樣的內容或者附帶網址的信息,需要提高警惕。這極大可能會是騙子的招數(shù),一旦點進去然后輸入相關支付密碼,就會中了騙子的圈套,造成財產損失。
支招:如果收到上述信息,請第一時間與校方核對,不要輕易點擊網絡鏈接,更不要輸入相關支付密碼,以免造成個人財產損失。
防范兼職詐騙
在大學里,許多同學可能在課余時間選擇兼職,這不僅可以鍛煉自己還可以賺取零花錢??捎行_子瞄準這一點,利用“保證金”或者是“介紹費”的陷阱來騙取學生的生活費。更有一些兼職聲稱躺著也能賺錢,來借此吸引一些好奇的同學報名,以騙取報名費或是個人信息。
支招:在尋找兼職信息時要警惕,切莫輕信“黑中介”。與雇主見面時,最好與朋友或同學結伴而行,以免上當受騙。天上不會掉餡餅,不要貪圖小便宜。
防范校園貸詐騙
目前“校園貸”詐騙主要存在以下三種情況:用“免抵押、低利息”為誘餌誘導學生貸款,要求繳納貸款手續(xù)費、管理費、保證金等費用;聲稱能通過培訓提高綜合技能,夸大培訓效果,簽訂培訓合同,誘導學生貸款支付學費;與兼職詐騙結合,要求學生貸款購買手機等產品做“銷售代理”,貸款的利息和滯納金很高,學生如不能如期還款,將迅速背上難以承受的債務壓力。
支招:大學生要對“校園貸”提高警惕性,同時也要樹立正確的消費觀,不輕易相信借貸廣告,要看管好自己的身份證和學生證。
防范代購詐騙
不少學子的微信上,常收到一些代購知名海外產品尤其是化妝品、護膚品、衣服的信息。它們常打著“高端產品享受低廉價格”的旗號,可很多這種所謂的代購,往往是假冒偽劣商品。等購買后出現(xiàn)問題,想要退貨或者是維權的時候已經是難上加難。更有甚者,在你選好產品并付款后,便迅速銷聲匿跡。
支招:在沒有明確代購是否可靠的情況下,切勿盲目付款。購買相關產品,請盡可能在官方網站或相關正品店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