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雷劇表演《雷韻昂揚》。 記者劉冀城 攝
為繁榮舞臺藝術,活躍演出市場,豐富群眾文化生活,由廣東省藝術研究所、湛江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湛江市文學藝術屆聯合會共同主辦的“雷韻傳聲”雷劇名家收徒成果展演于7月29日晚閃亮登場,展示雷劇“名師收徒項目”階段性成果。
雷劇是在雷州半島紅土地上長出的地方劇種,歷300多年發(fā)展,一代代雷劇工作者為之嘔心瀝血,為之辛勤耕耘。2016年,湛江為了更好地推動落實文化部“名家傳戲”工程,培養(yǎng)雷劇人才,以“選名師育高徒,助高徒出新作,推新作習技藝,傳技藝鑄經典”為指導思想,開啟了“名師收徒項目”,林奮、曾成、曾健三位雷劇名家收徒傳藝,扛起了雷劇血脈傳承的重任。6年來,林奮收唐金鳳、何冬娟、吳輝、李美喬、蔡桂寧、戴雪丹為徒;曾成收黃桂、陳忠生、徐嬌艷為徒;黃桂收吳仁平為徒;曾健收歐志明為徒。
昨晚的“雷韻傳聲”雷劇名家收徒成果展演,師徒同臺、各自光彩,不僅向觀眾展示了6年來師徒傳承的成果,看到了青年演員的技藝精進,同時還展示了多個雷劇優(yōu)秀劇目選段,如現代雷劇《抓鬮村長》《血焰》《挖寶記》,古裝雷劇《雷祖陳文玉》《貂蟬》《梁紅玉掛帥》,雷劇折子戲《闖寺拷蛤》等,堪稱對近年來的雷劇優(yōu)秀劇目建設作了一次盤點。
又訊 7月29日上午,由廣東省藝術研究所、湛江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湛江市文學藝術屆聯合會共同主辦的“雷劇名家工作室”掛牌活動在湛江市實驗雷劇團舉行。首批入駐雷劇名家工作室的林奮、曾成、曾健將繼續(xù)發(fā)揮余熱,為雷劇藝術的薪火相傳再添助力。廣東省劇作家協(xié)會專職副主席林金洲出席了揭牌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