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湛江云媒賬號

讓法治教育浸潤學生心靈

2022-06-17 16:28 來源:湛江晚報 作者:鷹遠

“我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了……”6月14日,一場虛擬法庭上,由湛江機電學校10名同學飾演審判長、審判員、書記員、公訴人、辯護人、法定代理人、法警等角色,展現(xiàn)了一場刑事案件開庭審理的全過程。這是我市開展職業(yè)學校法治宣傳教育系列活動的首場虛擬法庭宣傳教育。(據(jù)6月15日《湛江晚報》)

湛江市開展職業(yè)學校法治宣傳教育系列活動,把推進法治宣傳教育與法治實踐相結合,用法治文化的力量滋養(yǎng)青少年法治素養(yǎng),集知識性、競技性、趣味性于一體,符合當代青少年的興趣和特點。當然,也要認識到,青少年法治教育不能搞大水漫灌,而要有針對性地“滴灌”,這應該是一個立體的、連續(xù)的、廣泛的教育體系,它以青少年為主體,社區(qū)、學校和家庭為客體,涵蓋課程設置、實踐活動、法治教育陣地建設、優(yōu)秀師資團隊、教育考核以及良好的社會氛圍等方面。另外,法治教育要遵循青少年成長規(guī)律和發(fā)展需求,科學安排教學內(nèi)容,合理確定教學重點,形成分層遞進、縱向銜接的法治教育體系。

正如《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把法治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從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學設立法治知識課程。”將法治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就是要在青少年時代對每一位社會成員開展系統(tǒng)的法治教育,發(fā)揮學校教育持續(xù)性、漸進性、專業(yè)性的優(yōu)勢,引導青少年樹立規(guī)則意識、契約精神,尊崇公序良俗,遵守法律法規(guī),從而實現(xiàn)法治的育人功能。

在一定意義上說,青少年法治教育的成效關系依法治國的走向、深度和持久性。青少年接受憲法等法治教育,學習法律知識,培養(yǎng)法治精神,有利于他們牢固樹立法治思維和法治信仰。

讓法治精神滋養(yǎng)青少年成長。一方面從注重法律知識傳授向注重法治精神培育轉(zhuǎn)變。因為法治教育本質(zhì)上是法治信仰的通識教育、養(yǎng)成教育,在法律知識普及的基礎上,更要傳遞法治理念和法治思維。另一方面,在面向青少年開展法治教育,應進一步創(chuàng)新方式方法。青少年學生是學習主體,法治教育要走出說教式、灌輸式,鼓勵學生交流討論和觀察思考,從“身邊事、眼前人”講起,寓教于樂、曉理于行,讓學生在參與和體驗中產(chǎn)生思想的共鳴,進而成為行動的自覺。

編輯:何海清
值班主任:何杰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fā)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湛圖片

  • 深中通道背后的“湛鋼力量”
  • 雷州工業(yè)“組合拳”真勁!
  • 徐聞海上風電300兆瓦增容項目樁基礎施工全部完成
  • 麻章區(qū)舉辦“我心目中的紅樹林”青少年繪畫作品展覽
  • 廣前研學基地正式開園 湛江日報社大型軍旅夏令營火熱招募
  • 震撼!超級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車
    熱點新聞排行
  • 月點擊
  • 周點擊
  • 日點擊
  •   
數(shù)字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