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市民葉女士到湛江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以下簡稱湛江市消委會)投訴稱,自己于2022年4月14日,在湛江經開區(qū)某餐飲店用餐,從座位原地站起來倒水時摔倒,感受到一定疼痛,并摔斷了隨身佩戴的玉器,隨后到醫(yī)院檢查共支付醫(yī)療費約250元。消費者向餐館負責人反映了此問題,但與負責人協(xié)商賠償未果,葉女士選擇投訴至湛江市消委會,請求其幫助維權。
接到葉女士的投訴,湛江市消委會工作人員與經營者取得了聯(lián)系并詢問相關情況,經調查,消費者反映的情況基本屬實。在調解過程中,經營者稱:案發(fā)當晚,消費者報了警,警察也調出了監(jiān)控視頻查看,地面沒有水跡也沒有油,是消費者自己沒站穩(wěn)摔倒的,自開業(yè)以來并沒有發(fā)生過類似摔倒案件,并且當時店員也立刻過來扶起消費者,餐館已經盡到了作為經營者應盡的責任與義務。餐館不同意給消費者全額賠償,但同意消委會組織調解。消費者回應稱:自己受傷的原因除了自身不小心,還有經營者餐館的固定桌、椅等設施放置過窄,站起來有絆倒的風險,且沒有對可能危及人身安全的商品和服務向消費者作出警示,因此經營者也存在一定過錯,應當承擔相應的損害賠償責任。消委會工作人員在調查清楚基本事實后指出:消費者用餐期間,經營者應當保證所提供的服務符合保障人身安全的要求,對可能危及人身安全的商品和服務,應當向消費者作出警示。本案中,經營者餐飲店內擺放固定桌椅空間過窄,存在一定的過錯,消費者也存在一定過失。經過與經營者和消費者多次溝通,擺事實講道理,依法依規(guī)進行調解,最終達成調解協(xié)議,由經營者當場微信轉賬2000元向消費者賠償損失。雙方對最終調解結果都表示滿意。
【案例評析】
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18條規(guī)定:經營者應當保證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符合保障人身、財產安全的要求。對可能危及人身、財產安全的商品和服務,應當向消費者作出真實的說明和明確的警示,并說明和標明正確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的方法以及防止危害發(fā)生的方法。賓館、商場、餐館、銀行、機場、車站、港口、影劇院等經營場所的經營者,應當對消費者盡到安全保障義務。”本案中餐館為法律規(guī)定的場所經營者,負有安全保障義務。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1198條的規(guī)定:“賓館、商場、銀行、車站、機場、體育場館、娛樂場所等經營場所、公共場所的經營者、管理者或者群眾性活動的組織者,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比欢景钢胁宛^未盡到相應安全保障義務,造成消費者損害,應當承擔侵權責任。又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1173條的規(guī)定:“被侵權人對同一損害的發(fā)生或者擴大有過錯的,可以減輕侵權人的責任。”本案中,葉女士也是因為不小心才摔倒,地面并沒有很光滑,也不積油不積水。因此葉女士也有一定過錯,可以減輕侵權人責任。本案中,消委會工作人員依照法律法規(guī)進行調解,向經營者說明了其應承擔的責任,最終促使經營者對消費者進行了賠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