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先鋒準備“上崗”前的合影。
5月11日,記者看到了一篇疫區(qū)一線志愿者的日志,瑣碎的內容、平實的文字卻反映出最真實的抗疫現狀、涌動著最深切的情感。
日志的作者為中國熱帶農業(yè)科學院南亞熱帶作物研究所(簡稱南亞所)副所長陳佳瑛。9日當天,她帶領15位黨員干部(1人為入黨積極分子)志愿者隊伍奔赴支援坡頭戰(zhàn)“疫”一線。記者連線采訪后,日志原文整理如下:
5月10日,星期三,小雨
自從湛江疫情發(fā)生以來,我就做好了隨時要沖到前線的準備。
8日市委發(fā)出號召后,我第一時間向所黨委請求帶隊,所黨委批準了,并決定成立一支15人左右的志愿者隊伍,參加市直機關第一批支援隊伍。志愿報名的名單很快便匯總到了辦公室,其中有兩位已經參加過抗疫工作,有一定的經驗。
9日下午,市直機關工委通知準備好必備物品時,我正在所部組織職工檢測核酸。當時,我想著應該沒有那么快出發(fā)。下午3時多,新通知要求全體志愿者下午4時前到會展中心集中,前往此次疫情最嚴重的坡頭區(qū)。我急急忙忙往家趕去收拾東西,也管不了清單里的內容了,衣服、鞋子、洗漱用品一鼓腦丟到箱子里。
4時30分急忙讓同事送我到會展中心,一路上我倆都很焦急。到達時是4時50分,現場停了6臺大巴車,好多人已經到達,也有部分人在匆匆趕來的路上。我在、現場了解到我們這支隊伍分在第三網格,支援官渡鎮(zhèn)。
5時30分許,市委組織部和市直機關工委相關負責人簡單作了一個動員講話,大家就上車出發(fā)了。
7時多到達官渡鎮(zhèn),得知我們被安排在鎮(zhèn)稅所住。幾間空蕩蕩的房間,一張床也沒有,再三搜尋發(fā)現了幾張床墊和一些木條,鎮(zhèn)里表示可以提供席子、被子。大家七手八腳把兩張床墊放倒拼在一起,并揀了好多床板回去拼成地鋪。
8時30分,晚飯終于送來了。盡管很簡單,飯還有點夾生,但饑腸轆轆的大家都吃得很香。后續(xù)各種物資也陸續(xù)搬來。
正當我以為可以睡一覺明天再開始工作時,3名男同事被抽調為司機,穿上防護服接送密接人員去了。這時,我才真正意識到疫情的嚴峻形勢。
晚上12時,接到安排,第一輪晚上值班的人員馬上要到位,我就帶了兩名男生先值夜班。摸索著穿上了防護服,變成了電視上經常見到的“大白”,我也成了一名“逆行者”了,心里有些緊張。
在鎮(zhèn)上工作人員的帶領下,我們從鎮(zhèn)政府岀來,一路上經過好幾個封控區(qū),靜悄悄的。不知道我們要去值守的是什么情況?鎮(zhèn)上工作人員告訴我們,他們連續(xù)三天每天只休息了不到2小時。真是不容易!
走了十幾分鐘,到了值守點,這是一棟居民樓,已經發(fā)現2例陽性患者,我們分成兩組把守前后門。望著眼前的這道門,我感覺這次離疫情是如此之近。沒值幾分鐘,前門的小顧報告說有人要出去,經街道和警察了解,是要送出去隔離的。這種情況一晚上出現了四次。
天慢慢亮了,漫長的一夜結束,新的一天來了。順利交接給下一班的同事后,才發(fā)覺又累又困又餓。希望全市的疫情都能夠早日控制住,大家都健健康康的,我們也能早日回到正常的工作崗位。
記者手記
一批“守夜人”漫長的一夜結束了,下一批志愿者忙碌的一天才剛剛開啟。
他們原本是各個工作崗位上平凡的一員,危險來臨時,卻都變成了能夠咬牙克服種種困難沖鋒在前的勇士。
這一次,市直機關派出了300余名黨員干部前往坡頭區(qū)官渡鎮(zhèn)、龍頭鎮(zhèn)、坡頭鎮(zhèn)、乾塘鎮(zhèn)、南調街道和麻斜街道6個鎮(zhèn)街開展疫情防控志愿服務工作。他們不畏艱險、沖鋒在前,讓黨旗高高飄揚在抗疫一線,飄揚在人民群眾的心里。
“我志愿加入中國共產黨,擁護黨的綱領,遵守黨的章程,履行黨員義務,執(zhí)行黨的決定,嚴守黨的紀律,保守黨的秘密,對黨忠誠,積極工作,為共產主義奮斗終身,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永不叛黨。 ”或許,從宣誓那天起,他們早已做好了準備。
現在,一位又一位黨員志愿先鋒正奮戰(zhàn)在抗疫一線,嚴格遵守工作紀律,堅決服從統(tǒng)一指揮、統(tǒng)一協調、統(tǒng)一調度,協助坡頭區(qū)委區(qū)政府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與當地干部群眾一起共克時艱,為早日打贏這場疫情防控硬仗獻“熱血”、使干勁。
約好了——待到“清零日”,共唱凱歌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