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花香里說豐年”,1月12日,記者在遂溪縣北坡鎮(zhèn)那梭尾村的稻田里看到,沉甸甸的稻穗壓彎了腰,陣陣微風卷起的金色稻浪,為田野披上了“金裝”。
這是中安農業(yè)科技(廣東)有限公司遂溪北坡鎮(zhèn)二號基地旱稻田,600余畝旱稻田里,稻浪翻滾,機器轟鳴,只見收割機開足馬力在稻田來回穿梭,將一粒粒稻谷從稻穗上分開。不一會兒,收割機便開到田邊,伸出一旁的輸送管,將稻谷運輸到車里,到處都是忙于收割稻谷的身影。
“我們的旱稻試種成功啦!看,稻谷顆粒飽滿,每一蔸禾苗平均分蘗達30株?!痹摴究偨浝磬囌滦垡贿呑屑毝嗽斒种袆偸崭畹牡竟龋贿吋拥卣f,旱稻是一種可在旱地種植的常規(guī)稻,其節(jié)高枝粗,防蟲害、抗風抗倒伏能力強,生育期主要靠自然降水滿足生長,旱種旱管,節(jié)水省時省力,同時產量高,可自留種,適應性強,是“資源節(jié)約、環(huán)境友好”的兩型農業(yè)。
記者走進旱稻地里觀察,稻桿下面是干涸的土壤,稻谷隨風起伏,金燦燦一片,一幅絕美的豐收畫卷盡收眼底?!盎剜l(xiāng)創(chuàng)業(yè),看見村里到處閑置丟荒的耕地就覺得心疼,一直想方設法盤活土地,集約化種植了番薯、玉米、水稻、馬鈴薯等農作物,還想嘗試種植旱稻,在北京學習交流時,看到同行種植的旱稻大豐收,讓我更加堅定種植旱稻的決心?!编囌滦鄹嬖V記者,去年7月份,他通過自主培育出3斤多“旱優(yōu)”水稻品種,試種了2畝,經過4個月的成長,畝產1000余斤。為進一步提升農業(yè)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隨后流轉600多畝土地進行反季節(jié)試種,如今喜獲豐收,正忙著收割。
正在田里忙碌的村民韋利仁看著金黃的稻穗,開心地說:“這旱稻谷子品質不錯,比自家種的水稻產量還高,田頭價是1.3元錢一斤。關鍵是田間管理簡單,只需在分蘗期、揚花抽穗等生育關鍵期保證灌溉,投入少、效益高,不用育種,旱田直播,省工省事。”韋利仁對旱稻的產量表示滿意和認可,她還告訴記者,“旱稻試種時,因是夏天,氣溫曾一度達到35℃,旁邊田地的大豆苗都被烤干了,旱稻還是綠油油的,非常耐高溫。現在旱地也能種稻,以后再不怕 ‘天干’了,也想跟著學習種植旱稻,增加點收入?!?/p>
據介紹,在本次旱稻試種中,該公司得到了華南農業(yè)大學的技術指導,還派出專業(yè)技術人員對旱稻生長情況進行跟蹤記錄,確保旱稻田的生產過程保質保量。日前,市縣農業(yè)科技人員以及一些農業(yè)企業(yè)負責人紛紛前來那梭尾村觀摩旱稻種植情況,經過現場考察,紛紛認為種植旱稻大有作為,目前各地正在推進撂荒地復耕復種工作,旱稻適宜在一些缺乏灌溉條件的撂荒地、旱地、“望天田”種植。
鄧章雄表示,旱稻有巨大發(fā)展?jié)摿?,能為調整優(yōu)化當地農業(yè)種植結構、開展節(jié)水種植開拓新途徑。接下來將進一步總結旱稻的種植相關技術,以便村民在更多的撂荒耕地推廣種植,同時加強與華南農業(yè)大學其它品種的培育研發(fā)合作,繼續(xù)流轉土地擴大種植規(guī)模,讓旱稻品牌化,賣出好價格,用“米袋子”充實百姓“錢袋子” ,帶動更多村民發(fā)家致富,致力鄉(xiāng)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