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湛江云媒賬號

湛江大道項目運用BIM技術提高管理水平

打造BIM+智慧工地應用新標桿

2021-08-24 11:07 來源:湛江日報 作者:記者曹龍彬 通訊員孫志佳

湖光快線互通立交。 記者 李嘉斌 攝

日前,湛江大道部分標段已完成路面瀝青鋪設,轉入到附屬工程的收尾工作。這些標段的快速推進,BIM技術的應用功不可沒。

自湛江大道開工建設以來,該項目積極探索將BIM轉化為真正的生產力,創(chuàng)造性將智能化,數字化的施工管理納入項目部生產周期當中,推動現場生產可視化、質量巡檢智能化、安全管理智慧化、物料驗收自動化、鋼筋生產機械化,在路基二標段建立實驗點,利用云數據大平臺,打通溝通壁壘,增強對現場的管控力度,實現項目部決策和現場施工融為一體,探索出一條符合項目實際、提升生產效率的BIM技術應用之路,將項目打造成BIM技術推進標桿項目。

堅持目標導向,細化實施方案

湛江大道是廣東省首條按雙標管理模式建設的省道,路線全長21.944公里,由中國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建路橋集團有限公司聯合體中標施工,是我市“雙環(huán)+十字+十八射”骨架路網系統(tǒng)的重要組成部分。大道建成后,將在市區(qū)西側形成貫通南北、流通性極強的城市快速通道,實現快速進出市區(qū)、快速上高速的目標,使城市交通與高速公路連接線等外圍道路系統(tǒng)融為一體。

工程工期緊、難點多,湛江大道路基工程二標項目作為BIM技術應用試點工程、BIM技術推進標桿項目,運用BIM技術提高項目管理水平,提升現場施工效率,保證工程進度、質量和安全。

在國家“十三五”規(guī)劃提出要發(fā)展建筑信息后,BIM技術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發(fā)展和應用BIM技術是今后建筑企業(yè)標身立足的技能,推動BIM技術在項目級的應用勢在必得。項目公司馬上決定,“我們要以BIM技術、物聯網技術等高新技術為抓手,打造項目級智慧工地平臺,提高項目管理水平,助力精品工程”。隨即,確定了三條技術目標,兩條實施目標,一條創(chuàng)優(yōu)目標,即通過BIM等技術實現項目的行政管理信息化、施工(項目)管理信息化和技術創(chuàng)新,還要培養(yǎng)出一個可獨立開展項目信息化落地實施的人才隊伍,總結出一整套切實可行的項目信息化實施方法。項目應用成果最終獲得國家級BIM獎項,為項目將來創(chuàng)獎爭優(yōu)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推進體制創(chuàng)新,強化綜合保障

為了適應BIM技術下新型管理模式,項目部要求湛江大道路基二標一改之前傳統(tǒng)組織架構,創(chuàng)新信息化管理體系,項目經理任BIM小組長,牽頭實施推進信息化管理工作,各領導班子成員為副組長,協(xié)同部門間信息化管理工作。

除此之外,還要求項目部堅持“全員BIM”的理念,全體員工參與到BIM等信息化技術的應用中來,成立工作小組,工程部副職擔任組長,設置了兩名專職技術員,主要負責信息化管理平臺數據搭建,日常維護,數據檢視,對項目部人員進行軟件培訓及日常使用的答疑,還負責著數字信息的儲存管理。各部門還選任專職人員為小組成員,負責對接各部門的信息化管理工作。結合組織架構,項目部建立了完整的信息化管理制度,將全體BIM小組成員的崗位責任制度、考核制度納入其中,分工明確,責任到人。

在組織保障、制度保障的基礎上,項目公司還加大對二標項目信息化管理的資金投入,為信息化管理提供了軟硬件保障。為BIM小組專職人員配備高配置的電腦設備,購置足夠的BIM軟件,滿足軟件操作和模型應用的要求,并定期組織了信息化技術的相關培訓,為信息化管理的推進打下堅實的基礎。在這些保障的基礎上,項目部的信息化管理取得了長足的發(fā)展,為公司積累了雄厚的BIM技術力量,培訓了BIM技術骨干人才。

融入施工生產,建設智慧平臺

在湛江大道項目做了充足的準備和有力的保障下,BIM技術得以成功的落地實施。項目部建立的BIM三維模型包含了與實際建筑物構件一致的設計參數,相當于數字孿生工程,項目部利用這個BIM模型,可對施工現場進行管理,還加強了施工技術的創(chuàng)新應用,將BIM技術應用到了圖紙會審。

同時,對BIM模型進行了渲染,對項目各部位進行漫游和可視化檢查,并利用視頻軟件制作了漫游視頻,用于項目講解、宣傳。項目通過BIM5D平臺和夢誠管理系統(tǒng),對施工進行進度和成本的管理,通過模型反饋現場整體和各區(qū)域施工情況、協(xié)力隊伍人材機情況,為施工過程中的技術、生產、商務等環(huán)節(jié)提供準確的形象進度、物資消耗、過程計量、成本核算等核心數據,很好地滿足了項目施工進度和成本控制的要求。

湛江大道項目部還打造了新一代的“智慧工地平臺”,集成了多個系統(tǒng),各個部門在這個平臺上實行聯動管理,整理、分析、發(fā)布所有施工信息,為管理層提供最為直接的決策依據,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數字工地、智能建造。值得一提的是,智慧工地的質量安全模塊和視頻監(jiān)控模塊得到了領導和項目部成員的一致好評。

據了解,應用質量安全模塊,質檢員或安全員實現了手機現場線上執(zhí)法,現場發(fā)現隱患后,拍照上傳到系統(tǒng)后,責任區(qū)域的施工員就會馬上收到預警,及時進行整改,將問題扼殺在搖籃里,防患于未然。而且相較線下繁瑣的整改、回復、驗收通知,能節(jié)省一半的時間,還能對質量問題智能分析,避免相同質量問題多次發(fā)生,提高工程品質,助力精品工程。

信息化管理除了在項目工程這些“大應用”外,湛江大道項目還注重在其他方面的“小應用”。如應用“協(xié)筑”軟件進行各部門協(xié)同作業(yè),會議通知、關鍵文件會簽等工作線上無紙化審批,提高項目部一到兩倍辦公效率,節(jié)約成本,各項工作留痕、可導出;利用VR體驗設備,通過虛擬現實技術結合與現實社會類似的環(huán)境,實現安全教育交底掌握相應的防范知識及應急措;利用北斗定位,實時定位項目混凝土罐車位置,使現場技術人員掌握混凝土運輸情況,把握混凝土到場時間、合理安排調度計劃,使現場用砼質量得到更好保障,還可以根據罐車工作行駛時長和路徑距離,套用預算定額估算油耗情況,對項目成本控制也是一項重要參考。

湛江大道項目實施BIM技術以來,以參建單位的名義先后發(fā)表了兩篇論文,入選了中國建筑業(yè)協(xié)會建筑業(yè)企業(yè)信息化建設優(yōu)秀案例,獲得工信部主辦的全國BIM技術大賽“優(yōu)路杯”優(yōu)秀獎,被授予了廣聯達“智慧工地應用示范、觀摩項目”榮譽稱號。

鏈接??

BIM技術,是一種應用于建筑工程全壽命周期的工程設計建造管理的信息化工具,通過參數模型整合整個單項工程的所有信息,在項目設計、施工、維護保養(yǎng)整個過程中共享信息,能有效避免溝通延遲、施工隊伍沖突等現象的發(fā)生,它就像每個項目的身份證,有效保證項目的高質量建造并跟隨項目終身。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fā)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湛圖片

  • 深中通道背后的“湛鋼力量”
  • 雷州工業(yè)“組合拳”真勁!
  • 徐聞海上風電300兆瓦增容項目樁基礎施工全部完成
  • 麻章區(qū)舉辦“我心目中的紅樹林”青少年繪畫作品展覽
  • 廣前研學基地正式開園 湛江日報社大型軍旅夏令營火熱招募
  • 震撼!超級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車
    熱點新聞排行
  • 月點擊
  • 周點擊
  • 日點擊
  •   
數字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