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湛江市十四屆人大八次會議上,一項新議程成為會議亮點——400余位市人大代表將從12個候選項目中,投票決定市政府2021年重點實施的10件民生實事。這是我市首次在人民代表大會上通過人大代表投票,決定政府年度重點民生實事項目。(據1月31日《湛江日報》)
湛江市人大推廣實施民生實事項目代表票決制,以傾聽民意為核心來確定為百姓辦什么實事,無疑是堅持群眾路線的生動實踐,符合為政之道。為了確?!捌睕Q制”的順利實施,市政府從人大代表、政協(xié)委員和各縣(市、區(qū))政府、市有關單位等層面廣泛開展征集,搜集群眾最關注的民生項目。經過前一階段征集、篩選,確定了加強困難群眾生活保障;實施農村集中供水;免費實施出生缺陷篩查;深入實施“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南粵家政”三項工程;實施兜底民生服務社會工作雙百工程;新增市區(qū)公辦義務教育學位1萬個等等,這一制度的實施,實現(xiàn)了從“為民做主”變成了“讓民做主”。
毋庸置疑,民生實事都是與百姓民生相關的事。怎么解決民生難題,群眾最有發(fā)言權。一些地方的民生工程因為不事先征集民意,遭到百姓和輿論質疑從而陷入困局。這樣的例子也不在少數(shù)。
近年來包括湛江,各地在辦民生實事過程中讓市民“點菜”,不僅使政府行為更加有的放矢、精準發(fā)力,而且也是對群眾真實意愿的尊重,讓群眾多了一分參與感,多了一些話語權,將更有利于民生實事項目的推進。進一步看,伴隨自我權利的覺醒和傳播手段的多元化,民意對公共決策的影響也越來越深遠,且已成為時代的基本要求。為此,政府不僅要善于聽取民意、分析民意、順應民意,還要建立起決策與民意互動的有機模式,并在互動中引導民意、消化民意。
很顯然,民生實事要真正造福于百姓,贏得民心,應該做到民眾參與、民眾監(jiān)督,努力實現(xiàn)民主決策、科學決策。民生實事無論是規(guī)劃、論證、建設還是驗收,都不應讓民眾置身事外。所以,要讓民生實事得民心,就要廣泛征求社會各界意見,充分尊重不同人群的不同利益和訴求,了解百姓真正想的是什么,需要的是什么,有什么建議,有助于更好地科學決策,激發(fā)更多智慧,讓民生實事更合民心。
因此,票決民生實事,以民意為基礎辦實事,值得點贊。民生實事就是一個民心問題,只有把實事辦好、好事辦實,辦到群眾心坎上,才能成為民心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