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new-img.gdzjdaily.com.cn/a/attachement/jpg/site2/20150908/0019b91cb67e1758e19b2e.jpg)
鄭紫薇在墨爾本大學。水凝 攝
![](https://new-img.gdzjdaily.com.cn/a/attachement/jpg/site2/20150908/0019b91cb67e1758e21f33.jpg)
書本封面。歐陽澤 攝
????認識作者,是在她兒時,頑皮的勁兒一點也不輸男孩子,像一條跳跳魚,一刻都不能停,不是爬上桌面上,就是爬上窗欞的途中。心想,這個“男仔頭”以后怎么辦啊……時光冉冉,十幾年過去了,聽說她大學畢業(yè)了,又聽說去澳大利亞留學了,再然后,就是每周在我們《湛江晚報》的文化版面上見到她的專欄“游學旅程”,還有偶爾曬出的她在異國他鄉(xiāng)的照片,竟然如出水芙蓉,一晃成了斯文、知性、美麗的大姑娘,真真應驗了那句古語:女大十八變……
????《湛江晚報》作為中國地方都市類報紙最具品牌價值十強,其副刊的專欄,一直要求比較高,一般都會選擇有一定資歷和水平,或有一定知名度的作者,當年紫薇投稿的時候,只覺得文筆生動,內(nèi)容新鮮,這也正是我們所需的。但開始發(fā)的幾篇,我們都不敢冠以專欄的名字,因為最重要的考慮是,現(xiàn)在的年輕人,生活是那樣的豐富多彩,文字是那樣的枯燥,她要顧及適應異國他鄉(xiāng)的環(huán)境,要提高英文水平、研究生學業(yè)是那樣的枯燥,能堅持得下來嗎?但漸漸地,這個專欄吸引了我:異域風情,悉大風貌,學習的艱辛,新朋友的喜悅,旅游快樂,每一期都有新視點、新體驗。半年后,還給《湛江晚報》帶來了特約廣告——某銀行的“留學貸”看中了該專欄的讀者群,每期必有廣告跟在專欄的后面。這,大大鼓勵了她,也鼓舞了我們。而且,聽編輯說,無論學習緊張與否,無論她的身體有何不適或有更好玩的節(jié)目,她都如期發(fā)來稿件與圖片。這,讓我對這個年輕人刮目相看。
????而更讓人驚喜的是,一年后,在2014年傳統(tǒng)媒體副刊的權(quán)威獎項——廣東省報紙副刊好作品評選中,這個專欄其中一篇《不一樣的圣誕節(jié)》獲得了好作品三等獎,是本報當年兩個三等獎中的其中一個。作者在后來的一篇專欄中寫道:“開專欄初期,我懷疑自己能否堅持下去,因為在異國求學的路途,并不是時時刻刻都會有新鮮事或者趣聞可以分享,更多的是枯燥而瑣碎的生活,寂寞的時候也不少,但這也培養(yǎng)了我一個好習慣,就是注意觀察細節(jié),找到生活中發(fā)生的每一件美好的小事。我想,這就是對‘持之以恒’最好的回報和獎勵了。”……
????作為初到異國他鄉(xiāng)的留學生,無論是寫老師、同學情誼,還是與房東、朋友交往,無不流露出90后的稚趣與友善。如《Molly老師和她可愛的小蛋糕》、《悉尼租房記》等;也無論是寫節(jié)假日的旅行還是異域的節(jié)日風情,都顯露出新鮮與熱愛,如《興奮的大洋路公路自駕游》、《Color Run,幸福的五公里》等。讓我們跟著她的圖文一起去體驗了90后青春的不設防以及異域不一樣的學習、生活及旅行片斷。
????作者清麗的筆墨、細膩的女性情思把人們帶到了現(xiàn)場,與作者一起體驗現(xiàn)場的美麗與圣潔。如:《不一樣的圣誕節(jié)》,寫了作者在中國、英國和澳大利亞等世界各地過的不同誕節(jié)之后,有這樣的描寫:“大教堂的墻面,被投影的燈光組成了一幅幅美麗的畫面,運用斑斕的霓虹講述著有關圣誕的故事,流光里面彌漫的神圣,把看客都感染了,人們靜靜地欣賞,言語只是多余的。西方的信仰,就這樣從一墻光影敘述詩里傳達出來……”
????縱觀這么多篇文章,作者用得嫻熟自如的莫過于先抑后揚的手法,讓人隨著她故事,情緒由低落到高漲,在短短幾百字中跌宕起伏,難能可貴。如《持之以恒的獎勵》,“悉尼進入秋季之后,陰雨綿綿的天氣持續(xù)已將近一個星期了,每天起床都感受到絲絲涼意,看向窗外也只能看見烏云密布的天空,實在讓人提不起精神?!謾C‘叮咚’一響,低頭一看是編輯發(fā)來的微信……以為是催稿,緊接著的第二聲‘叮咚’發(fā)來了一張圖片。點開大圖,卻驚奇地發(fā)現(xiàn),是一張署有我名字的獎狀……”
????又如:《澳幣體驗:人算不如市場算》:為了能省點錢,在澳幣低點時買進,跌一點就催家里人買,可是澳幣卻跌二點漲一點,作者的心也跟著跌與漲:“想起當時如同撿了金子那般澎湃的心情,再到現(xiàn)在反而虧了的失落,不禁對自己的投資頭腦和眼光有了深深的懷疑?!?/p>
????敢于自我批評,用現(xiàn)在年輕人的話說,就是自黑,并從中吸取教訓,體現(xiàn)了作者坦蕩的心胸,也閃爍著作者的成長軌跡,從題目就可以一目了然,如:《母親節(jié)的余音》、《錯了就改善莫大焉》、《第一次采訪——膽量與技能一樣重要》。
????作為異域生活的記錄,每周一期的文字很容易寫成流水賬,可能會令人厭煩。然而作者細細道來,用一個中國留學生的眼光,挖掘不一樣的新鮮。正是基于作者對生活的體驗,再加上活潑的想象力與平實、優(yōu)雅的文筆。使每篇文章都包含了一個動人的故事,娓娓道來,每個故事都能引起讀者的興趣。不熟悉澳大利亞風物與生活的中國讀者,也可在這里拾得一些不一樣的見識及感受。
????當然,作為了解澳大利亞留學生活及風土人情的窗口,本書的視野遠沒完全覆蓋,它只是個人生活及周邊的記錄,有許多的片面及局限性,但一葉可知秋,一管可窺天下,就像它的微信平臺所標志的:與你分享新鮮每一天!
????與你分享新鮮每一天。是為序!
????2015年7月